未来的各种产品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越方便和越好用是必然的。那么什么样子的东西是“方便”和“好用”的呢?这次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传统产品会有怎样的变革趋势。
最直观的,产品一定有去经验化的欲望。以前我们的产品都附带长长的说明书,很多电子产品还会带有电路图。在当时我们使用的时候会先认真看说明书,再一步步的入手去用。但是现在节奏变了,拿到产品都是直接上手用,遇到了问题才会去找解决办法。如果哪个产品还需要很长的说明书,那这个产品估计很快就死掉了。去经验化,就代表着新手不需要多做准备就可以用,所以手机发展的速度远快于电脑,还引导出了“产品经理”这个研究用户的岗位。很多产品都在向去经验化的方向转变,比如我们知道吉他,想要弹奏出动听的音乐需要我们熟悉怎么弹。但是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款把吉他弹奏和APP结合的产品,很多乐曲像玩游戏似的只要玩多了就可以下意识的去按压吉他弦(类似节奏大师),刨除掉了枯燥的学习过程。做饭也是需要经验的过程,我买个锅不代表我就会做饭,但是假如锅和附带的APP可以在做饭过程中指导我几分钟该放什么了,这就不需要我的思考了。然而就这个锅和上面的吉他而言,都是功能性的设备,产品的同质化(尤其是新牌子)想要突破必然失去不了和比特的连接。
再者,产品需要有“可分享”的内容。比特的特性是去中心化的,是分布式的。这就代表了品牌的建立过程和以前的传统企业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有这种体验,买电脑或者手机U盘之类的会让班里的懂电脑的同学去推荐,而这个推荐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接下来一段时间买产品的品牌。互联网出现之后放大了这个趋势,每个有社交产品账号的人有了足够的认可度都可以去推荐产品,同时也淡化了广告的效应。所以一个产品想要产生人们的认知,一定要有可分享的东西。我们看到类似手环之类的产品,本身产生的内容是每个人都不同的,比如测出来的血压血糖心率之类的。但是增加了每天运动的步数这个不关乎每个人私人健康状况的数据可以用来分享,就产生了主动转播的可能性。前一阵子一个做P2P网贷的想请我去做这个项目,然而我的想法是,一般借了钱的人谁会主动去分享自己借钱了?如果是为了面子买个苹果手机之类的就更不可能了,而且一旦还清了这些人巴不得企业不再骚扰他,也不可能产生什么粘滞数据,能产生的也都是老赖,从根上断了分享的可能性。虽然是个刚需,但是没传播属性是不好做的。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趋势,不过经验告诉我写的再多的话会达到“太多不看”的心理边缘线,所以更多的内容就拆开每次写一部分,也防止眼花和一下子思考不全的问题。比特终究是流动的,那么围绕流动的属性里肯定有很多也是趋势,把这些趋势相关的内容和自己本身产品结合起来,就有了抓住未来的可能性了。
评论列表
尊敬的访客,谢谢您的来访并请您留下珍贵的评论,作为我改进的发展的方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