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不少做运营的大佬中佬还有小佬谈社会化媒体,发现好多企业仍旧在重复着以前传统营销模式的套路。去微信上发软文发广告,然后去微博上继续发软文发广告…先不说这些新瓶子装旧酒的方法在这些平台上效果,至少以大部分平台用户而言这是骚扰,他们不想看到这些东西,而且就算要在这些地方发广告,也不该这么发。在互联网思维里有这么一句话“所有的企业都有客户,好的企业有用户,顶尖的企业有粉丝”。
先看微博。微博相当于古代的小酒馆,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这儿各抒己见。这些酒馆里的人对于广告是没兴趣的,他们更喜欢一些社会上的热点,或者看起来好玩搞怪的东西作为话题。所以我应该作为一个拟人化的东西参与到这些聊天热火的话题当中,可以的话自己创造出来凑热点的能引起人们传播的段子,要植入广告的话就把产品巧妙的植入到吐槽当中。比如搞怪的图,杜蕾斯的教案级话题“薄,迟早是要完的”,就塑造了一个高度契合产品功能和社会话题的可传播内容。但是就算这种现象级的热点,杜蕾斯仍旧没有直接在微博上卖过它的产品,因为这里不是直接卖东西的场所,这里要塑造的是我们的“品牌”,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品牌。
再来看微信。微信的特点是一对一,公众号具有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所以我们打造出来的微信公众号要有“关注”的意义。因为这个天生的一对一属性,可以把我们的售后/客服自然而言的驻扎进来,成为第一个关注点。因为具有本身的关键词回复功能,所以我们产品本身的一些可以自助查询的内容可以添加进来,成为第二个关注点。举个例子,我买了某个手表,这个手表背后有防伪码,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回复这个码反馈产品是否是真货。比如我网站的内容很多,我会把一些精品提炼到公众号上,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快速找到要找的内容。再比如中国移动的公众号,我可以回复某个命令查询我的手机余额等等的内容。这些都是第二个关注点,这两点可以保证我的公众号人数哪怕不可以去吸引粉丝也是在增长的。在这里做营销就要制造围绕用户的活动,让用户和用户的好友可以通过这些活动玩到一起,最大限度体现微信“闭环”属性的价值。
再来看企业自建的媒体。企业自建的媒体的作用一个是给企业和最精准的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另一个是让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自发式交互。在自建媒体里我可以发布一些自己新产品等等的内容,因为这些用户已经信任我了,其中顶层的粉丝更希望可以率先体验到产品的内测版。在自建媒体当中要有用户间互动的引导,这其中一些比较典型的事迹可以提炼出来作为话题点传播到微博和微信上。这样的社区重点是引导用户把可以围绕产品使用过程当中的一切感性的内容展现出来,感情的投资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学会的内容。
所以很多时候不要总用最简单的传统营销方法去套社会化媒体,提出很多“我手里有一批苹果怎么在微博上卖出去”之类的话题。互联网思维打造的不是“我有什么产品”,而是“我通过这些产品为我的用户做了什么”,我通过我的苹果为这些用户做了什么了吗?显然什么也没有。那么我去微博上蹭热点比如红富士这种苹果,我可以在富士康出问题的时候蹭点比如“富士一定要康”之类的话题性内容吸引人们,然后我卖出去的苹果我会在包装上都有一个数字标签,关注我的公众号回复标签内容,我可以看到从果园摘下来到打包到送到用户手里所有的流程的时间和产品状态图,塑造出“健康苹果”的产品特点。然后通过自建的媒体把这些买家聚拢起来,围绕着各种水果的做法吃法再打造出新的可传播的内容等等。后面的就不说了,因为是付费内容了咩哈哈。
评论列表
尊敬的访客,谢谢您的来访并请您留下珍贵的评论,作为我改进的发展的方向,谢谢!